詞條
詞條說明
是一種**物,化學式為HCOOH,分子量46.03,俗名,是較簡單的羧酸。無色而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。弱電解質,酸性很強,有腐蝕性,能刺激皮膚起泡。存在于蜂類、某些蟻類和毛蟲的分泌物中。是**化工原料,也用作消毒劑和防腐劑。GB/T 2093-2011 工業(yè)用含量:以酞作指示劑,用溶液滴定。氯化物:在酸性溶液中,試樣中的氯離子與生成氯化銀,與標準比濁液進行比濁。
診斷要點:(1)吸入低濃度蒸氣,可致眼結膜及呼吸道刺激癥狀,如鼻咽部不適、咽痛、咳嗽、胸痛、呼吸困難等;吸入高濃度后可有流淚、流涕、噴嚏、咳嗽、咽痛及聲音嘶啞等,重者可發(fā)生結膜炎、眼瞼水腫、鼻炎、支氣管炎,甚至可引起急性化學性肺炎。(2)皮膚接觸主要引起刺激癥狀,表現(xiàn)為皮膚發(fā)紅、結膜充血。7%溶液亦可引起皮膚灼傷,有水皰,灼傷處無痛,愈合后不留瘢痕。(3)吞飲后出現(xiàn)流涎、口腔和咽喉有灼熱感,并
羰基化法是先將與于80℃和4MPa條件下,以為催化劑進行反應,生成,然后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,使于90~140℃和0.5~1.8MPa條件下水解得和,經分離精制可獲得85%以上的濃。則返回羰基化反應器。反應式如下:CO+CH3OH─→HCOOCH3HCOOCH3+H2O─→HCOOH+CH3OH由于酯的水解是可逆反應,故又可以先使酯與氨在80
工業(yè)制法工業(yè)上生產主要有法、甲酰胺法、(或輕油)液相氧化法和水解法四種工藝路線。法是的傳統(tǒng)生產方法,但勞動條件差,污染嚴重。不少工業(yè)化國家已淘汰該法,但中國絕大多數(shù)生產企業(yè)仍采用此法。德國BASF公司開發(fā)的甲酰胺法工藝因生產成本太高,隨后也遭淘汰。(或輕油)液相氧化工藝是一種生產同時聯(lián)產的生產方法,每生產1t,副產0.05~0.25t,上世紀
公司名: 山東洛恒化工產品有限公司
聯(lián)系人: 許經理
電 話:
手 機: 17362288188
微 信: 17362288188
地 址: 山東青島片區(qū)前灣保稅港區(qū)漢城路24號建青一號辦公樓四樓8419-6-1室(B)
郵 編:
網 址: luohenghg.b2b168.com
公司名: 山東洛恒化工產品有限公司
聯(lián)系人: 許經理
手 機: 17362288188
電 話:
地 址: 山東青島片區(qū)前灣保稅港區(qū)漢城路24號建青一號辦公樓四樓8419-6-1室(B)
郵 編:
網 址: luohenghg.b2b168.com